静脉曲张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得静脉曲张这个病)

三七网 03-11 10:40 4次浏览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发病率高达10%~20%,由于该病为慢性疾病,其早期症状易被忽略静脉曲张的原因静脉精索曲张是什么,以至于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但其后期病情发展迅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下肢静脉曲张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导致皮炎、溃疡、色素沉着等,甚至会形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2019年6月7~8日,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届微循环全国静脉曲张大会上静脉曲张的原因,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的朱国献教授就严重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及治疗作了精彩的演讲。

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

下肢静脉曲张是周围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变可累及大隐静脉系统、小隐静脉系统以及交通静脉系统;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表层血管曲张、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局部坏疽、溃疡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下肢静脉曲张逐渐受到医师和患者的重视,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存在反复发作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明确患者产生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以致于未选择恰当的治疗策略,因此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的探索至关重要。

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其中原发性因素包括主干及隐股静脉瓣膜返流、穿通支静脉返流;继发性因素包括深静脉瓣膜返流、PTS继发浅静脉曲张、髂静脉受压(cokket)、下腔静脉阻塞、动静脉瘘、吸毒、外部受压等。

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的诊断可通过一系列的器械(下肢静脉彩超、静脉CT血管造影、磁共振静脉造影、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进行检测。下肢静脉彩超可以检查穿通支、深静脉瓣膜、股隐静脉瓣膜的情况;静脉CT血管造影(CTV)、磁共振静脉造影(MRV)可以检查有无髂静脉、下腔静脉受压情况;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深静脉是否通畅。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当前,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较多静脉曲张的原因,包括保守压力和药物治疗、传统外科手术和微创治疗。其中保守治疗仅适用于有症状无明显静脉体征的患者。传统外科手术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以及交通静脉结扎术。微创治疗包括腔内热消融术、腔内射频治疗术、皮下曲张静脉透光旋切术、静脉腔内电凝治疗、泡沫硬化剂治疗等;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美观、近期效果明显等特点。

静脉曲张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得静脉曲张这个病)

对于继发性因素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可采用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腔内手段进行治疗。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所在医院的条件选择合理的治疗术式或术式组合,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病例分析

病例1(女性,60岁)

主诉:反复左下肢溃疡1年半。

造影显示:深静脉通畅、皮下曲张静脉团。

手术策略:主干全程剥脱术+属支静脉硬化剂治疗。

术后随访:术后4周,患者左下肢溃疡明显好转。

静脉曲张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得静脉曲张这个病)

病例2(女性,71岁)

主诉:反复右下肢浅静脉血栓2年。

造影显示:穿通支静脉明显。

手术策略:穿通支静脉结扎术,值得注意的是切口尽量纵行,张力小、伤口会更小。

术后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病例3(男性,66岁)

静脉曲张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得静脉曲张这个病)

主诉:右下肢溃疡、静脉曲张术后复发2年。

造影显示:右侧髂静脉受压。

手术策略:一期针对右侧髂静脉病变行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二期采用硬化剂治疗下肢曲张浅静脉病变。

术后治疗:予以弹力袜治疗至少半年;口服迈之灵片300 mg bid至少3个月。

总 结

针对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治疗应首先明确病因,然后采用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治疗。术前应充分评估深静脉情况;对于伴有深静脉病变的患者应一期处理深静脉病变,再二期处理曲张浅静脉病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107759983,立即清除!

转载声明:本文由三七养生网(www.37yangsheng.cn)发布,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7yangsheng.cn/post/1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