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黄精的功效与作用(酒黄精和制黄精功效一样吗)

三七养生网 03-27 9:52 58次浏览

现代人一到医院去看病检查,医生最重要的医嘱之一就是要忌酒。有的人甚至滴酒不沾,谈酒色变,认为酒是致病的根源,是万恶的东西。这里所说的酒指的是白酒。

一些人酒瘾很大,眼看着好好的白酒不能喝,于是只能喝啤酒了。在饭局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喝白酒而喝啤酒的人。啤酒是所有酒中唯一寒性的,本是夏天解暑的饮品,但他们不分时节的喝这种酒,在凉爽的秋天喝,在寒冷的冬天也喝。其实这与健康养生是背道而驰的。

酒最初就是作为一种药物出现的。中医学认为,酒乃水谷之气,味辛、甘,性大热,气味香醇,可以进入病人的心、肝二经,具有上升和发散的特性,可以通血脉、散淤血、行药势、御寒气、消冷积、矫臭矫味之功。酒的发明,是中国古代的一大成就,而发现并利用酒来治疗疾病,则是医学的重大进步,酒可称为人类制造的第一种人工药物,故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再从古汉字“医”的结构,也可以看出古代医和酒(古代“酉”与“酒”通用)的关系。如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医,治病工也……从酉。”

酒黄精的功效与作用(酒黄精和制黄精功效一样吗)

古代的酒,是由黍或稻酿制成的一种含有低度酒精的饮料,人们在长期饮酒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少量服用可以通经活血,令人精神兴奋;多量服用就会麻醉神经,令人昏睡不醒,因而酒被先民们当做最早的兴奋剂和麻醉剂来使用。酒有通血脉、养脾气、厚肠胃、润皮肤、去寒气、制药剂、消毒杀菌的功效,在《黄帝内经》中有详细记载。书中指出,古人作“汤液醪醴”,其医疗作用是“邪气时至服之万全”酒黄精的功效与作用酒黄精和制黄精功效一样吗,所以有“疾在肠胃,酒醴之所及”之说。《素问•玉版论要篇》曰:“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之主治,二十一日已;见其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灵枢•论勇篇》说:“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太素•经络别异》说:“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杨上善曰:“酒是熟谷之液,入胃先行皮肤,故卫气盛。”看来酒的药用功效与可使“卫气盛”有关。《灵枢•禁服篇》说:“审察卫气为百病母。”既然把卫气推崇到如此重要的位置,酒的作用自然不可小觑。《千金翼方•本草下•米谷部》说:“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气”,与酒为“百药之长”同意。由此可见,早在先秦时代,酒类就已在防病治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医科技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酒黄精的功效与作用(酒黄精和制黄精功效一样吗)

元朝有一个著名的御医叫忽思慧,他对酒的药用价值就非常推崇,他在《饮膳正要》一书中对酒有这样的评价,“酒主行药势,杀百邪,通血脉,厚肠胃,消忧愁。”他认为酒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所以很多药里边用酒做药引子。比如说有一个治关节炎中药酒黄精的功效与作用,叫小活络丹,使用时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用热黄酒来送服,可以加快药物进入体内的循环速度,把药势更充分的带出来。药酒在咱们国家用的特别多,药洒还有延年益寿之效。这一点在历代的医疗实践中已得到了证实。如对老年人具有补益作用的寿星酒;补肾强阳、乌须黑发的回春酒。马王堆出土的一个《五十二病方》,这本书里一共有283个方子,这283个方子里头,光是用酒入药的就33个,到了明朝,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这本巨著里边一共记载了二百多种中药酒,如五加皮酒可以“去一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当归酒“和血脉,壮筋骨,止诸痛,调经”;人参酒“补中益气,通治诸虚”;黄精酒“壮筋骨,益精髓,褒白发”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用酒浸药,不仅能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使人易于吸收,由于酒性善行,能宣通血脉,还能借以引导药物的效能到达需要治疗的部位,从而提高药效。另外,药物久渍不易腐坏,便于保存,可以随时饮用。这就是药酒受到历代医家重视和普通百姓欢迎的原因。

但我们所说的酒的这些作用,当指的是温酒,古人喝酒是先温而后饮的。像名著《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故事“关羽温酒斩华雄”。 关羽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不大会儿工夫,关羽便回来了,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里用“酒尚温”三字一方面反衬出关羽的勇猛,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古人饮温酒的习惯。

酒黄精的功效与作用(酒黄精和制黄精功效一样吗)

如果饮酒之时不注意趋温避寒,像现代人饮酒就没有温的习惯了,有的还不分时节不分气候的一味地饮用像啤酒这样的寒凉之品,那真的会对身体有害的。酒在医药史上也留下不少恶名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医学发明》言:“北方之人,常食潼乳,又饮之无节。且潼乳之为物,其形质则水也。酒醴亦然。人知水谷入胃,胃气蒸腾,其气与味宣之于经络,化之为气血。苟元气不充,胃气本弱,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其气与味不得宣畅,旁通水湿之性,润下而致之也。”看来“元气不充,胃气本弱”之人不可多食酒醴,因其究竟需要“胃气蒸腾”。胃气不足,加之冷酒、过量,无宣畅之功酒黄精的功效与作用,而留水湿之性。赵守真在《治验回忆录》中载一案:“刘健英,男,50岁。零陵芝城镇人。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呕则少安,发无定时,惟饮冷感寒即发。昨日又剧痛,遍及全腹,鸣声上下相逐,喜呕,欲饮热汤。先以为胃中寒,服理中汤不效。再诊,脉微细,舌白润无苔,噫气或吐痰则痛缓,按其胃无异状,腹则臌胀如鼓,病在腹而不在胃,审系寒湿结聚之证。盖其人嗜酒则湿多,湿多则阴盛,阴盛则胃寒而湿不化,水湿相搏,上下攻冲,故痛而作呕。治当温中宽胀燥湿为宜……”

孔子在《礼记•射义》中对酒有一句很经典的论述:“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养老当为赞誉,而养病则为骂名。一物而毁誉不同,盖在所用不同耳。酒用量适当而温饮为取其气,有宣导散结之功,可为百药之长;而冷饮以及过量饮用不及运化,则只留水湿之性,久而为寒痰冷饮,不仅无治疗之功,却成为致病之邪。

看来,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运用时理当取其长而避其短也,这样才能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107759983,立即清除!

转载声明:本文由三七养生网(www.37yangsheng.cn)发布,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7yangsheng.cn/post/1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