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甘草泻心汤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有一味药,在中药方剂中,它出现的频率堪当第一。它对中药配伍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它既可以清热解毒,还可以补益脾气,既可以止咳祛痰,又可以止痛缓急。并且,更是因为其调和诸药的功效,而被冠以“国老”的名号。这味中药,就是普普通通的甘草。
因为甘草广泛的疗效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几乎可以说没有甘草就无法成方,在上世纪就被人称为“黄金草”,曾经出现过万人上阵、采挖甘草的盛况。但是,野生甘草本就稀少,不仅供不应求,还危害到生态环境。但是甘草年需求量可以达到三十万吨,怎么填补这么大的空缺呢?只能人工种植、培育甘草。另外,甘草也不仅仅可以入药,还广泛地应用于酿酒、烟草、化工等产业,还可作为优质饲料,有着极好的经济效益。
甘草主要产于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地,一般在夏季五、六月份撒种为宜。甘草对温度的要求并不严格,耐旱、耐寒、喜光,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土地疏松、排水良好、偏碱性的地区。在播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经过处理、容易发芽、而且不在休眠期的种子。种植期间,注意中耕除草、防治虫害。灌溉量对甘草的产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说在年降水量稀少的地区,最好选取有地下水的地方进行种植。在年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注意排水,以防止积水过多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导致烂根。甘草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一般要三到四年才可采挖。以皮细而紧、外皮红棕色、粉性足、味道甜者为佳。一般生用或者蜜炙用。生品解毒清热的效果佳,蜜炙之后补中和胃、益气缓急的疗效好。
本品性甘,可以补益,可以和中,可以缓急;性平,对寒证热证均可使用。另外,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疗效。1.补脾益气本品入脾胃经,性甘、平,对脾胃气虚有着较好的补益效果。在方剂的配伍中,常常作为佐药或者使药,来固护中焦胃气,以防止苦寒的药物损伤中阳。可以配伍以白术、茯苓、人参等补气益脾药,来治疗因脾胃气虚导致的倦怠乏力、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等症状。
2.清热解毒生品偏凉,可以清热解毒,用于治疗多种热毒证。常常与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配伍,以治疗热毒疮疡等证。还可以与桔梗、牛蒡子、射干等清热利咽药同用,治疗热毒引起的咽喉红肿热痛。3.祛痰止咳甘草祛痰止咳的功效,主要基于其归经入肺的药性。一般与诸药配伍,治疗寒痰咳嗽、热痰咳嗽、燥痰干咳等证。本品甘润、微凉,有止咳定喘的功效。
4.缓急止痛本品性甘,可以和缓,常常与酸甘益阴、缓急止痛的白芍配伍,以治疗老年人血虚导致的脘腹、四肢挛急作痛。5.调和诸药据传,本品可解七十二种金石之毒,一百余种草木之毒。与诸药同用,可以缓解其峻烈的药性或者减轻其毒副作用。因其调和诸药之功,所以被冠以“国老”之称。有毒的半夏常用甘草来炮制,以减轻其毒性。值得注意的是,生品甘草用量不宜过大,一般2-10克为宜。超过10克容易壅塞中焦、脘腹胀闷,肾功能不全的人群还容易水肿。所以,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配伍和用量。
另外,据古籍记载,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107759983,立即清除!
转载声明:本文由三七养生网(www.37yangsheng.cn)发布,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7yangsheng.cn/post/2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