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丁的功效与作用(苦地丁的副作用和禁忌)

三七养生网 05-13 9:42 56次浏览

苦丁,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LactucaformosanaMaxim.的干燥根或全草。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疥癣,痔疮,蛇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功效作用功能

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

主治

疔疮痈肿,咽喉肿痛,疥癣,痔疮,蛇咬伤,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苦地丁的功效与作用(苦地丁的副作用和禁忌)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相关论述

1、《草木便方》:“解毒,散热,清火,利筋骨。治中恶,羊疔,同蕌用。蛇伤起皰,捣涂。”

2、《食物中药与便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一切疮疖痈疽、无名肿毒等各种感染化脓性炎症。也有用治阑尾炎者。”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指疔:(苦丁)鲜根适量。洗净捣烂,略加轻粉少许,研匀,涂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食物中药与便方》)

苦地丁的功效与作用(苦地丁的副作用和禁忌)

2、治皮肤癣疥:(苦丁)鲜草捣烂,混合猪油,包于纱布内,擦拭患部,每日2-3次。(《食物中药与便方》)

3、治慢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台湾莴苣全草60g,红花3g,桃仁9g,大血藤30g。黄酒与水合煎服,每日2次。(《食物中药与便方》)

加工炮制采收加工

春、夏间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菊科植物台湾莴苣。

苦地丁的功效与作用(苦地丁的副作用和禁忌)

形态特征

台湾莴苣,又名台湾山苦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20cm。全株均有白色乳汁。主根数个,圆锥形。茎单一,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互生;通常无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4cm苦地丁的功效与作用,宽3-5cm苦地丁的功效与作用,羽状分裂,先端裂片较大,两侧裂片略下倾,先端尖锐或渐尖、或钝,基部呈耳状抱茎,边缘复作齿牙状,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主脉上具长毛。头状花序顶生,排成圆锥花丛;总苞圆筒状,苞片覆瓦状排列;花淡黄色,全部舌状;雄蕊5,着生花冠管上;子房下位,花柱纤细,柱头2裂。瘦果卵圆形,扁平,黑色,先端具喙,冠毛白色,细软。花期5-9月。

分布区域

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路边及荒野。

苦地丁的功效与作用(苦地丁的副作用和禁忌)

苦地丁的副作用和禁忌

目前还没有发现苦地丁具有什么副作用。 通常都是在大量服用后, 有可能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苦地丁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要用来治疗疔疮、肿痛、风热感冒以及支气管炎等症状,还可以有效治疗肝炎、肠炎等症状。在服用苦地丁的时候,尽量不要食用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更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107759983,立即清除!

转载声明:本文由三七养生网(www.37yangsheng.cn)发布,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7yangsheng.cn/post/2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