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丸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安宫牛黄丸是治什么病的)

三七养生网 07-28 10:03 74次浏览

牛黄丸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安宫牛黄丸是治什么病的)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中医将其与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凉开(温病)三宝”,并奉为“温病三宝”之首。它已被国家药监局列入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名单中,它能够为抢救赢得时间,降低死亡率,减轻后遗症。

安宫牛黄丸出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治疗温病,邪陷心包或痰阻心窍。名字主要由其功效与主要成分得名,“宫”指心包,心的外膜,当邪气侵犯心包时,就会出现神昏谵语;组方中以牛黄为主要成分,具有清心解毒、豁痰开窍的疗效,故名为“安宫牛黄丸”。

牛黄丸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安宫牛黄丸是治什么病的)

牛黄丸的作用与功效

1、中风

适应症:适用于中风闭证和热证,证见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赤气粗,喉间痰鸣,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者;脑梗死、脑出血见上述症候者。

2、脑外伤综合征

适应症:脑外伤后未能及时清除瘀血凝痰,脉络不通,引起肝风内动所致昏迷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脑病、败血症: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喉间痰鸣,痉厥抽搐,斑疹吐衄,舌绛苔焦,脉细数者。

3、有机磷农药中毒

适应症:适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高热(40℃以上)、神昏、痰壅等邪陷心营等症。急性黄疸型肝炎:适用于全身黄染,巩膜色黄如金,昏睡,时有谵语,全身大汗,呼吸有腐败味,体温升高,小便深黄,大便干,胸胁胀满,下腹拒按,舌质红,苔黄腻等。

4、肺脑病低血氧症

适应症:适用于昏睡不醒,呼之不应,喘促痰鸣,呼吸气促,咳吐黄脓痰量多,面唇青紫,脉滑数的患者。婴幼儿肺炎:证见高热烦躁,头痛咳嗽,神昏谵语,喉间痰鸣,痉厥抽搐,舌红绛、苔焦黄,脉弦数者。

5、中晚期肝癌

适应症:对控制肝癌出现发热、黄疸、肝痛、消化道出血、纳呆等症状有较好疗效,对肺癌发热也有一定效果。此外,还可用于顽固性荨麻疹、重症药疹、蛇咬伤、副睾炎等。

牛黄丸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安宫牛黄丸是治什么病的)

安宫牛黄丸的禁忌

1、安宫牛黄丸不是补药

市面上经常有人说惊蛰吃安宫牛黄丸防未病,这是错误的理念。安宫牛黄丸是急救药不能用来当补药用,安宫牛黄丸是一个清热解毒的药物,里面有很多寒凉的药物,长期食用容易伤及脾胃。

2、安宫牛黄丸不能长时间服用

安宫牛黄丸里的砂仁、雄黄都属于重金属生病时吃有药效在身体中相互作用的作用,但是平时吃多了容易引起中毒,重金属中毒可能导致老年痴呆,哪怕药再好没生病的时候吃药也会吃出事。

3、安宫牛黄体质偏寒的不能使用

安宫牛黄丸本身就是清热解毒药,里面含有很多寒凉的药物。体质偏寒的和脾胃不好的不能使用,体质偏寒的使用容易引起发冷,脾胃本身不好的都不能吃寒凉东西,安宫牛黄丸有很多寒凉的药物会对脾胃造成负担。

牛黄丸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安宫牛黄丸是治什么病的)

安宫牛黄丸是治什么病的

安宫牛黄丸主治严重感染或者败血病所导致的高热昏迷、脑炎、脑血管疾病。

安宫牛黄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急救药物,具有清热解毒、醒脑及退热的功效。其主要成份为牛黄、麝香、朱砂等,联合用药可以改善患者中风昏迷、高热惊厥等症状。

首先,临床上常将其用于由严重感染或者败血症所导致的发热、昏迷患者,在患者发热后会出现意识障碍,在此情况下,服用安宫牛黄丸可以开窍醒脑。

其次,安宫牛黄丸还可以用于脑炎、脑膜炎或者中毒性脑病患者,此类患者受到中枢系统感染,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肢体问题、抽搐等,在此时,服用牛黄安宫丸能够起到止痛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

安宫牛黄丸是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邪气)、祛痰开窍(祛除痰邪来开通心窍,恢复神志)的重要方剂。适用于小儿湿热内扰引起的谵妄、高热、烦燥,痰热内扰引起的惊厥。

其中牛黄具有清心解毒、安神、化痰开窍(通过祛除痰邪来开通心窍,恢复神志)的功效,是主要药物。辅助药物包括犀牛、黄芩、黄连、栀子和珍珠,能帮助牛黄清热解毒;雄黄有助于牛黄祛痰解毒,麝香、郁金香和冰片有助于牛黄开窍通闭,治疗神志昏迷。

朱砂、金箔和珍珠可以安神,所有药物配伍,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开窍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安宫牛黄丸易耗气损阴,一般用于急救,不宜长期服用。另外,头晕、谵妄、高烧、烦躁、惊厥等属于急症,应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切勿延误病情。

安宫牛黄丸可治疗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由于高热引起惊厥抽搐)等。

安宫牛黄丸,由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或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邪气)、镇惊开窍等功效。

安宫牛黄丸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运动员慎用。不良反应:有文献报道不当使用本品致体温过低,亦有个别患者引起过敏反应。

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如需用药,应经过医生辨证,遵医嘱规范治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107759983,立即清除!

转载声明:本文由三七养生网(www.37yangsheng.cn)发布,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7yangsheng.cn/post/6048.html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