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粉的功效与作用(菊粉的副作用与危害性),菊粉是植物中储备性多糖,主要来源于植物,已发现有36000多种,包括双子叶植物中的菊科、桔梗科、龙胆科等11个科及单子叶植物中的百合科、禾木科。例如,在菊芋、菊苣的块茎、天竺牡丹(大理菊)的块根、蓟的根中都含有丰富的菊粉其中新糖源菊粉含量是最高的。
菊粉除淀粉外植物的另一种能量储存的形式是十分理想的功能性食品配料、同时也是生产低聚果糖、多聚果糖、高果糖浆、结晶果糖等产品的良好原料。
菊粉的功效与作用
1、控制血脂
摄入菊粉可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率,改善血脂状况。Hidaka 等人报道,50-90岁的老年病人,每日摄食8g 短链的膳食纤维,两周后血液中甘油三酸脂和总胆固醇的水平降低。Yamashita 等人给18名糖尿病人进食8g菊粉两周,总胆固醇减少 7.9%,但HDL-胆固醇没变。而摄食食粮的对照组,上述参数没有变化。
Brighenti 等人观察到,12名健康年轻的男子,在每日的谷物早餐中加入9g菊粉共4周,总胆固醇减少 8.2%,甘油三酸酯则大幅降低26.5%。许多膳食纤维通过吸收肠内脂肪,形成脂肪–纤维复合物随粪便排出,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而且,菊粉在肠道末端前,自身就发酵成短链脂肪酸和乳酸盐,乳酸盐是肝脏代谢的调节剂。短链脂肪酸(醋酸盐和丙酸盐)在血液里可作燃料,丙酸盐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2、降低血糖
菊粉是一种不会导致尿中葡萄糖升高的碳水化合物。它在肠道的上部不会被水解成单糖,因而不会升高血糖水平和胰岛素含量。如今研究表明,空腹血糖的降低是低聚果糖在结肠发酵所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的结果。
3、促进矿物质的吸收
菊粉能大大提高Ca2+、Mg2+、Zn2+、Cu2+、 Fe2+”等矿物质的吸收。据报道,青少年食用8 g/d(长和短链菊粉型果聚糖)分别8周和1年,结果发现,都显著提高Ca吸收,而且身体的骨骼矿物质含量和密度也显著增加。
4.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肠道健康,防止便秘
菊粉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几乎不能被胃酸水解和消化,只有在结肠被有益微生物利用,从而改善肠道环境。有研究表明,双歧杆菌的增殖程度取决于人体大肠中初始双歧杆菌的数量,当初始双歧杆菌数量减少时,使用菊粉后增殖效果明显,当初始双歧杆菌的数量多时,使用菊粉后效果并不明显。
其次,摄入菊粉后能增强胃肠道蠕动,提高肠胃功能,增加消化和食欲,提高机体免疫力。
5. 抑制有毒发酵产物的生成,保护肝脏,预防结肠癌
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到达结肠,在肠道腐生菌(大肠杆菌、拟杆菌等)的作用下,可产生许多有毒的代谢产物(如氨、亚硝胺、苯酚与甲苯酚、次级胆汁酸等),而菊粉在结肠被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够降低结肠pH,抑制腐生菌的生长,减少有毒产物的生成,减少其对肠壁的刺激。
由于菊粉一系列代谢活动能抑制有毒物质产生,增加排便次数和重量,增加粪便酸度,加速致癌物的排泄,产生有抗癌作用的短链脂肪酸,有利于预防结肠癌。
6.防便秘及治疗肥胖症
膳食纤维减少食物在胃肠的停留时间,以及增加粪便量,有效地治疗便秘。其减肥作用是提高内容物的黏度,降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速度,从而降低饥饿感,减少食物的摄食量。
7. 菊粉中有少量的2-9低聚果糖,研究表明,低聚果糖可使大脑神经细胞营养因子表达升高,对皮质酮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
菊粉的功效与作用
菊粉的功效和作用大多数是清热解毒和养肝护肝,也能起到增强肠胃蠕动的效果,促进人体内的垃圾和毒素向体外排出也能预防便秘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菊粉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种,属于一种保健产品,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素,摄入到体内后可以降低血清当中的总胆固醇,改善高血脂和高血压等不良的疾病。
菊粉的副作用与危害性
正常人适当的服用菊粉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对于长期过量服用、体质比较虚弱、对菊粉过敏的人来说,喝菊粉的副作用与危害为:加重消化道症状、引起过敏、加重低血糖等。
1、容易加重消化症状。部分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有高度敏感的肠道,还有一些有消化性疾病或者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常常对菊粉无法耐受,喝了菊粉会引发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和肠鸣的症状,这些人是不建议随意摄入菊粉的。
2、引起过敏,如果发现自己摄入菊粉后出现急性的皮肤瘙痒、嘴唇红肿、呕吐或者腹泻的症状,需要考虑过敏反应的可能,应该立即停止接触。但是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
3、长期低血糖的人吃菊粉可能会影响血糖代谢,加重低血糖症状。
首先菊粉是一种天然的膳食纤维,有一定的可以促进益生菌增殖、改善肠道微环境、抑制肠道腐败菌生长、调节血糖水平等功效优点。经相关毒理学实验研究并没有发现它可以增加人们发病率,死亡率或导致靶器官中毒的证据,临床研究表明,每日摄入40g~70g菊粉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危害,有建议需要的人群可以按照自己身体状况适当服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107759983,立即清除!
转载声明:本文由三七养生网(www.37yangsheng.cn)发布,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7yangsheng.cn/post/9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