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赤石脂的副作用和禁忌),赤石脂,中药名,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四水硅酸铝。本品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粉红色、红色至紫红色,或有红白相间的花纹。质软,易碎,断面有的具蜡样光泽。吸水性强。具黏土气,味淡,嚼之无沙粒感。
赤石脂的功效与作用
涩肠,止血,收湿,生肌。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崩漏,带下,溃疡不敛。
1、《本经》:“主黄疸,泄痢,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
2、《别录》:“主养心气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明目,益精,疗腹痛泄澼,下痢赤白,小便利,及痈疽疮痔,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
3、《药性论》:“补五脏虚乏。”
4、《日华子本草》:“治泻痢,血崩带下,吐血衄血,并涩精淋沥,安心,镇五脏,除烦,疗惊悸,排脓,治疮疖痔瘘,养脾气,壮筋骨,补虚损。”
5、《珍珠囊》:“固脱。”
6、《纲目》:“补心血,生肌肉,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
7、《本草汇言》:“渗停水,去湿气,敛疮口,固滑脱,止泻痢肠澼,禁崩中淋带。”
赤石脂的药用价值
1、治反胃:赤石脂一升(好腻无砂者),捣罗研,以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生姜汤下十丸,加至二十丸。(《圣惠方》赤石脂丸)
2、治外伤出血:赤石脂八份,五倍子六份,松香六份。共研细末,撒于伤口,加压包扎。(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治大肠寒滑,小便精出:赤石脂、干姜各-两,胡椒半两。同为末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醋和丸梧子大。空心及饭前米饮下五、七十丸。(《本草衍义》)
4、治小儿疳泻:赤石脂杵罗为末如面,以粥饮调半钱服。或以京芎等分同服。(《斗门方》)
5、治痢后,躽气下,推出肛门不入:赤石脂(拣去土)、伏龙肝各等分。上为细末。每用半钱敷肠头上,频用。(《小儿药证直诀》赤石脂散)
6、治妇人久赤白带下:赤石脂一两,白芍一两,干姜一两(炮裂,锉)。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7、治血痔下血至多:赤石脂、白矾(烧令汁尽)、龙骨各一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一百枚。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枣汤下二十丸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川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日再,以差为度。(《圣济总录》赤石脂丸)
8、治小便不禁:牡蛎(白者)三两,赤石脂三两(捣碎)。上同研匀,酒煮面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盐汤送下。(《普济方》牡蛎丸)
赤石脂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赤石脂的副作用
有湿热积滞者忌服。孕妇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大黄。畏芫花。”
2、《药性论》:“恶松脂。”
3、《日华子本草》:“畏黄芩、大黄、官桂。”
4、《本草经疏》:“火热暴注者不宜用。滞下全是湿热,于法当忌,自非的受寒邪,下痢白积者不宜用。崩中法当补阴清热,不可全仗收涩;滞下本属湿热积滞,法当祛暑除积,土涩之药,定非所宜,慎之慎之。”
赤石脂的食用方法
1、赤石脂丸
组成:黄连、当归各60克、赤石脂、干姜(炮)各30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米饮吞下,日服三次。
主治:伤寒热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107759983,立即清除!
转载声明:本文由三七养生网(www.37yangsheng.cn)发布,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7yangsheng.cn/post/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