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柴胡功效与作用(柴胡三种人不能吃),北柴胡在是中药的一种,在中医上多用于清虚热之火,可治疗伤风引起的发热病症,女性月经不调等,是一味极好的中药。下面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北柴胡的一些中药选方。
什么是北柴胡
柴胡是一种外形酷似伞型的草本植物,在中医多用于清虚热之火。柴胡植株主根较粗大,坚硬。通常从基部分出数茎,茎单一或数茎丛生,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
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一、北柴胡的功效
1、用于寒热往来。可治疗伤风引起的发热病症。一般应对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症状多配以黄苓同用。一般可熬制成小柴胡汤,或是入药制成冲击或是复方注射液,对于解热有很好的作用。
2、用于月经不调。将北柴胡与当归,白芍同服可化解女性月经不调,月经腹痛的症状,女性生理期若经常性的出现不适,需要调节月经周期及月经症状都可选择。
3、用于气血下陷。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善治气虚下陷神倦发热,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症,常配人参、黄芪、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二、柴胡的作用
和解少阳:用于外感发热,或邪入半表半里的寒热往来及疟疾寒热等,如(<伤寒论>小柴胡汤)、(柴葛解肌汤)。
升阳举陷:用于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的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如(<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热入血室:妇女患外感发热期间遇到月经来潮,外邪传入血室,致寒热发作。如(<和剂局方>逍遥散)。
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胁肋胀满疼痛,及肝郁血虚,月经不调等,如(<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
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
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
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
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
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
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北柴胡选方
1、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小柴胡汤)
2、治邪入经络,体瘦肌热,推陈致新;解利伤寒、时疾、中喝、伏暑:柴胡四两(洗,去苗),甘草一两(炙)。上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羔,同煎至八分,食后热服。(《本事方》柴胡散)
3、治外感风寒,发热憨寒,头疼身痛;痎疟初起:柴胡一至三钱,防风一钱,陈皮一钱半,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4、治肝气,左胁痛:柴胡、陈皮各-钱二分,赤芍、枳壳、醋炒香附各-钱,炙草五分。(《医医偶录》柴胡疏肝饮)
5、治肝经郁火,内伤胁痛:柴胡、黄芩、山栀、青皮、白芍、枳壳。(《症因脉治》柴胡清肝饮)
6、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甘草半两(炙微赤)、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煨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局方》逍遥散)
7、治盗汗往来寒热:柴胡(去苗)、胡黄连等分,为末,炼蜜和膏,丸鸡头子大。每一、二丸,用酒少许化开,入水五分,重汤煮二、三十沸,放温服,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柴胡黄连膏)
8、治荣卫不顺,体热盗汗,筋骨疼痛,多困少力,饮食进退:柴胡二两,鳖甲二两,甘草、知母各一两,秦艽一两半。上五味杵为末。每服二钱,水八分,枣二枚,煎六分,热服。(《博济方》柴胡散)
9、治黄疸:柴胡一两(去苗),甘草一分。上都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渣,任意时时服,一日尽。(《传家秘宝方》)
10、治肝黄:柴胡一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亦,锉),决明子、车前子、羚羊角屑各半两。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柴胡散)
11、治积热下痢:柴胡、黄芩等分。半酒半水,煎七分,浸冷,空心服之。(《济急仙方》)
北柴胡功效与作用
北柴胡是一味在临床上用的比较广泛的中药,它的功效是透热散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所以在临床上用北柴胡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月经不调、胸闷,特别是因为生气后出现两胁胀痛,效果比较好。因为北柴胡本身具有一定的升举阳气的作用,对脏器脱垂效果比较好,可用于治疗胃下垂、子宫下垂等。
但是,由于北柴胡本身有相关的升阳作用,对于高血压和血糖比较高的患者来说,则不太适合。而且老人、孕妇、小孩以及阴虚患者尽量不要服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这味药。
柴胡三种人不能吃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机上逆的患者不能吃柴胡。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可以入肺经、肝经、胆经,可以起到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因此肝阳上亢(肝阳偏旺,引起头晕、目眩、头痛等症状),肝风内动,气机上逆的患者不能吃柴胡。
虽然柴胡可以用来治疗胸胁部胀痛,寒热往来(身体一会热一会冷),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的患者,但是因其具有升散的特性,因此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机上逆应忌用,或者是慎用柴胡。
若需服用柴胡,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药,请勿自行服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107759983,立即清除!
转载声明:本文由三七养生网(www.37yangsheng.cn)发布,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7yangsheng.cn/post/94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