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荆芥穗是热还是凉性的)

三七养生网 03-05 9:20 114次浏览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荆芥穗是热还是凉性的),荆芥穗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与中药荆芥功效相似,但侧重不同。发散以荆芥穗为佳,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为临床极其常用的一种疏风解表中药,为众多医家所推崇。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荆芥穗是热还是凉性的)

药用荆芥穗

《本草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滇南本草》:“味辛、苦,性微温。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

荆芥穗常生用,取其轻宣升散之性,主要用于祛风解表,多见于治疗产后感冒、早产或难产的方剂中。炒炭则取其入血分止血,收敛止血的功效,多见于治疗行经吐血、月经过多、流产等出血的方剂中。荆芥穗为血中风药,轻扬上行,主升主散,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疹、麻疹、疮疡初起等;荆芥穗炭可以用于治疗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荆芥穗的用量为 1~2g时多取祛风解表、升阳保胎之效;用量为 3~6g,取舒通经络、活血散瘀之效;用量为 9g,多取引血归经止血之效。

说到用到荆芥穗的有名方剂那一定是银翘散,其功能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银翘散的配伍就很有意思,辛凉之中却有荆芥穗(还有淡豆豉)这种辛温之品。这样配伍是因为辛温药的发散解表之力强于辛凉药。寒主凝滞,辛凉药虽味辛,但性凉就决定了其开毛窍之力弱于辛温药。所以方中再用荆芥穗开毛窍,使邪有出路。当温热之邪在卫分时,微微发汗即可,此时用荆芥穗并非姑息热邪,而是少佐辛温发散之品助辛凉之品以驱邪外出。少佐荆芥穗以图阴药阳药互相制约互相化生,这便是银翘散的一点巧妙所在。

荆芥穗《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异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注意事项】表虚自汗,阴虚面赤者禁用。若与河豚、驴肉、黄花鱼、螃蟹等食物同食,可能会影响荆芥穗的药效。

【用法用量】5~10g。

食膳与实际应用

荆芥穗以色淡黄绿、茎细、穗长而密、香气浓者为佳。

荆芥穗验方

荆芥穗外擦方

治疗皮肤瘙痒

【做法】

荆芥穗适量打成粉(研成细末),皮肤上哪个地方痒就擦哪个地方,不分次数和时间,只要痒了就擦就行。

【解析】

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去中药店买荆芥的时候,会看到全荆芥以及荆芥穗两种不同的药材,此处我们用的是荆芥穗。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假药,只有新和陈的区别。如果能买来新鲜的荆芥穗是最好不过的,因为荆芥穗的有效成分中含有挥发油,有一定的挥发性,存放时间太久的话有一部分药性可能就挥发掉了。这个方法不仅简单明快,效果往往也是立竿见影,很多时候擦上不一会儿,马上就能缓解症状。从中药药理的角度说,荆芥穗味辛、性微温,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的作用,这味药能够去除皮里膜外及血中的风邪,所以用荆芥穗对于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不过必须要提醒的是,这个方法只能止痒,不能够去除病因。从中医专业的角度来说,皮肤上的问题往往是“有其外必有其内”。为什么皮肤上会发生瘙痒的情况呢?这往往跟体内五脏六腑的失调有关系,所以你要想去治本的话,最好是找专业的大夫看诊来辨证论治,此处我们所讲的方法是仅针对这个瘙痒的症状来治疗的。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荆芥穗是热还是凉性的)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

药物介绍

荆芥穗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

荆芥穗药性微温,味辛,归肺、肝经;荆芥穗炭药性微温,味辛、涩,归肺、肝经。

荆芥穗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有机酸、萜等,挥发油和黄酮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干燥的荆芥穗药材中,挥发油的含量不能少于0.40%(ml/g),胡薄荷酮的含量不能少于0.080%。

功效作用

用途
荆芥穗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荆芥穗炭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荆芥穗具有抗病毒、止血、抗氧化等作用。

荆芥穗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疹、麻疹、疮疡初起等;荆芥穗炭可以用于治疗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

荆芥穗的主要作用有发汗祛寒、抗菌、消炎、止血、解表等。临床主要应用于感冒、头痛、鼻塞等情况。荆芥穗可以与防风、羌活、独活配合使用,治疗风寒感冒;另外也可以用菊花、薄荷、桑叶配合使用,治疗风热感冒;可以和白矾配合使用,有祛痰的效果。另外,荆芥穗也可以帮助治疗麻疹、风疹以及皮肤瘙痒等情况。而且疮疡起初兼有表证者,也可以使用它帮助缓解症状。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荆芥穗是热还是凉性的)

荆芥穗是热还是凉性的

荆芥穗,中药名。为唇形科动物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用于伤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归肺、足厥阴肝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表虚自汗,阴虚发烧面赤者禁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107759983,立即清除!

转载声明:本文由三七养生网(www.37yangsheng.cn)发布,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7yangsheng.cn/post/9929.html